古代文学丧葬文化,古代文学丧葬文化的特点

nihdff 8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文学丧葬文化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古代文学丧葬文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你听说过白喜事吗?
  2. 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诗、礼、乐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

你听说过白喜事吗?

“白喜事”雅称“冥婚”,就是给已故的未婚男子找个已故的未婚女子,把两人合葬在一起,俗称“结阴亲”。山东河北一些地方也称“娶干骨”,下葬过程和正常的丧事一样,只是一反黑白的主色调,棺材和招魂幡都是红颜色的。

一哥“俗眼看社会”之——喜丧不是乱说的

古代文学丧葬文化,古代文学丧葬文化的特点-第1张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人问及,红白喜事之中,红事为喜事,白事怎么也能称为喜事呢?其实,这是一种不正确的理解,红事为婚事、寿礼,白事为丧事,而“喜”字是充数的,旧时本称作“红白事”的。语出清人杨静亭《都门杂咏》集,原诗句为:“居家不易是长安,俭约持躬稍自宽;最怕人情红白事,知单一到便为难。”看来感叹随份子这事,自古都是让人心烦的啊。

至于喜丧,则是另一回事了。据《清稗类钞》载:“人家之有丧,哀事也,方追悼之不暇,何有于喜。而俗有所谓喜丧者,则以死者之福寿兼备为可喜也。”这里说得很明白了,是有喜丧这一说法的,但必须是有条件的,不达到一定条件是不能称之为“喜丧”或“老喜丧”的。最重要的一点得是个“全人”,具体的条件是:

1、全福之人,家庭兴旺发达,人财两旺,子孙满堂,德高望重,流芳余馨;

古代文学丧葬文化,古代文学丧葬文化的特点-第2张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全寿之人,“古稀”之年是底线,往上年纪越大、越老,越好;

3、全终。亦称“善终”,年老到瓜熟蒂落、无疾而终,表示其一生积德行善、才有此好的结局

以上条件,缺一不可,不能因为有钱、有权、有势、有其他手段就能办喜丧的,缺德之人是靠钱买不来“喜”的,虽是年高,但德不配位者,别人也不认账,至于暴毙都就更不行了,

古代文学丧葬文化,古代文学丧葬文化的特点-第3张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喜丧的办理,不仅仅表现在大家不用悲伤地大声哭泣,在旧时,更表现在它的教化意义上,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死了,才能在家停尸三、五、七天办喜丧的,至于“九”,恐怕常人是不能用的。

不是听说,而是现在就在实践中,就是九十岁以上至百岁老人去世,现在不请和尚念经而是请乐隊回来唱歌,演小戏,引来极多观众,吊唁者是双亲都已过世发双百岁碗双红毛巾,是单親又就发单的,农历九月十六我房族九十五岁老人过世就这样做的。

俗话说:“红白喜事”,红事称为喜事的话我们都好理解,那白事明明是一件令人难过的事,又为何被称为“喜事”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了解一下!

“白喜事”来源于“庄子祭妻”的故事。相传,庄子的妻子死了以后,庄子不仅不悲伤,反而是一边敲着瓦缶,一边唱歌,欢喜的不得了。

他的朋友惠子前来吊唁,看到庄子这样一番模样问道:“你的妻子跟你生活了一辈子,吃了不少苦不说,又为你生儿育女,最后直至衰老而死,你不伤心哭泣也就算了,怎么还能又唱又跳的呢?”

庄子答曰:“她刚死时,我也是痛苦万分的,不过我仔细一想,人从出生到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只不过是遵循自然规律罢了。虽然她的离去让我感到伤心,但我也要为她的离去感到高兴才对,因为她又重新回到了最初的状态。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是天地间的自然法则,如果我一味的哭泣,不是说明我不知晓天道吗?所以,我就停止了哭泣,转而为她感到高兴”。

从此以后,民间也就有了“白喜事”一说。后来,随着时代的改变,人的寿命也延长了很多,对“白喜事”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常言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办理“白喜事”的人除了不能小于七十岁外,还必须是福寿双全,无疾而终的老人才行。既上边的父母都已经送走了,下边的儿女也都养大成人成家立业了,自己的人生使命都已经完成,无灾无病自然去世的老人。据说,只有一直行善的人,才能有此因果。像一些因为意外或重大疾病去世的人,即使是满足了年龄要求也不能称之为“白喜事”。

所谓的红、白喜事,喜事是娶媳妇喝喜酒、小孩的满月酒,或是升学升迁,不一而足。白事只有一样,就是丧事。本地有一种习俗,叫:喜事偎、白事请。意思是人家结婚,自己主动送礼,并表示愿意帮忙跑腿。丧事请,说的是主家要请别人来帮忙料理丧事。

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诗、礼、乐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

首先我要说明的是,孔子并没删诗书、定礼乐。《诗》即《诗经》谁敢删除?礼是周礼,不是孔子定的,乐是音乐,也是周朝传承下来的。孔子从周,所以他要把周朝的礼乐用于当时的春秋时代。

我要解释的是,诗、礼、乐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孔子说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对周朝将要开始的时候,有一个人物叫泰伯的评价,说泰伯开始学习《诗》,创立了周礼,再通过研究音乐才完成的使命。并不是要求别人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关于《诗》,孔子的看法还是比较辩证的。我们看孔子说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日:学诗乎?对日:未也。不学诗,无以言;子日: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的意思很明确,《诗》能使人思想纯正,没有邪思乱想,不学《诗》无法跟人谈话。但是即使懂得了《诗》,给予政治权力不会处理政务,出使各国又不能独立的面对,学的《诗》有什么用呢?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还是讲学以致用的。

关于礼,孔子是一种矛盾心里。比如孔子说的,林放问礼之本,子日: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意思是说礼的根本就象办丧事一样,不在于奢侈浪费,而在于真正的悲痛,换句话说礼的根本就是真心行礼。

孔子还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可是孔子反过来确说,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这就是孔子的矛盾心里,即想尽礼,又怕别人说是谄媚。所以孔子针对这种矛盾状态又说,礼之用,和为贵;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这就是说对于礼只要能达到和为贵或远耻辱就可以了。

关于乐,孔子是模棱两可的态度。所谓模棱两可是指孔子并没有要求君子要懂音乐,也没有要求他的***们也要懂音乐,可他自己确懂得音乐。比如孔子说的,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意思是他回到鲁国先把音乐收拾一下,把《雅》、《颂》放在应该放的地方。

孔子还说过,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这么一说我们就明白了,仁是礼、乐的基础。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分清诗、礼、乐的关系了。诗能使人思无邪,泰伯就是用《诗》把自己修成了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诗能修身,所以诗高于礼和乐排在第一位。礼是为人处事用的,能使人和为贵还能远耻辱,所以礼排在第二位。乐只有在政治舞台才有用,一般情况没啥用处,所以乐排在第三位。但是诗、礼、乐都不是绝对的,只有仁才是绝对的,只有仁才能进行诗、礼、乐,无仁则诗、礼、乐都没有什么意义了。

(欢迎关注,探讨,分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文学丧葬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文学丧葬文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孔子 喜事 喜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