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文学魏晋重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古代文学魏晋重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魏晋文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建安、正始文学、两晋文学及南北朝文学。历时约400年!
建安文学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开端,这一时候的代表作家包括曹氏父子即三曹,还有围绕在他们周围的“建安七子”以及女作家蔡琰等。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以描写社会***和民生疾苦为主,诗风大都慷慨激昂,悲壮但刚健有力,史称“建安风骨”。
在文学史上,正始文学泛指魏朝后期的文学。这一时期的文人以“竹林七贤”(七贤指阮籍、嵇康、阮咸、山涛、向秀、刘伶、王戎)为代表。
处在魏晋换代之际的正始文学,被司马氏掌权后形成的政治恐怖所影响。这一时期的文人面对政治的黑暗,选择了老庄的“无为而治”做消极抵抗,这一时期的文学
也真实的反映了现实,只是与慷慨悲壮的建安文学相比,这一时期的文学大多是忧生的嗟叹。
两晋文学又分为东晋文学和西晋文学。东晋文学时期,一些代表性的文艺作品在语言上有了新的探索,呈现出对繁缛、对仗等形式美的追求。
这一时期对门阀制度的***、寒士不平之鸣的作品尤其突出,成为富有光彩的亮点。
东晋文学最富特色的是山水田园诗,山水诗的代表人物是南朝的谢灵运和齐代的谢眺。
最有成就的田园诗人则是伟大的诗人陶渊明,他擅于从日常的小事情中挖掘出诗意,将自然提升为美的至高境界。
诗经重点六点?
《诗经》:
《诗经》: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大抵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作品。诗篇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其优秀篇章富于艺术感染力。《诗经》表现出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这被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风
指十五国风,各诸侯国的土乐,包括十五诸侯国的民歌,共160篇。“风”主要是各地民歌,国是地域的意思。
雅
朝廷正乐,指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有大雅,小雅,共105篇。 “雅”是在以朝廷为代表的各级官府场合演奏的官乐。其中“大雅”用于诸侯朝会; “小雅”用于贵族宴享。作者主要是贵族官吏。
颂
宗庙祭祀乐歌,多为舞曲。有周颂31篇,鲁颂4,商颂5。“颂” 的内容多是对先君先祖的祭祀、祈祷和歌颂,只有个别篇章记述了农业生产状况,具有史料价值 。
赋:
《诗经》在艺术上对后代文学影响最大就是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者,敷陈其事物而直言之也”,也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从本质上讲就是直接描绘,直接抒情,直接铺叙;
诗经》内容大致分为六类:
1、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
这类的作品大多保存在大雅和颂当中,大多以祭祀和歌颂祖先为主,或叙述部族发生、发展的历史,或赞颂先人的德业,为歌功颂德之作。如《生民》写了始祖后稷的诞生神话和他对农业的贡献;《公刘》写了公刘率领周人迁徙,开始定居的生活。还有记述文王、武王业绩的作品等等。
2、农事诗
诗经中有很多直接描写农业生产的诗,如《臣工》、《丰年》、《载芟》等等,其中《七月》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它是风诗中最长的一篇,共8章88句,380字,直接反映了周人的农业生产,是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作品。
3、燕飨诗
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如《小雅·鹿鸣》就是天子宴群臣的诗。由于周朝实行的是宗族分封制,所以统治阶级大部分都是同一氏族的人,因此周族的宴会特别的多,由此产生的诗作业大部分反映的是热闹祥和的景象。
4、怨刺诗
产生于西周末期,大量反映了当时的政治黑暗,社会动荡,反映丧乱,针砭时弊。主要保存在“二雅”和“国风”当中,如《民劳》、《荡》、《节南山》、《硕鼠》、《南山》等等,或讽刺不劳而获、贪得无厌者,或揭露统治者的***与丑恶,辛辣的讽刺中寓有强烈的怨愤和不平。
5、战争徭役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文学魏晋重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文学魏晋重点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